团学活动

当前位置:信息工程学院 > 学工天地 > 团学活动

e(Educate)心向阳·知识能量棒丨从“慌慌的”到“稳稳的”,这份新生心理适应指南请收好

作者:信息工程学院  来源: 时间:2025-09-22 浏览:

刚刚步入大学的“芯”青年们,你们是不是对大学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同时又有点慌张?面对陌生的宿舍、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不一样的上课模式,请别担心,这里有一份为你们准备的心理适应指南,让你们可以在大学过“稳稳的”新生活。

一、先别急着“逼自己适应”,你的“不适应”很正常

“为什么别人都很快融入了,只有我还想家?”“上课听不懂,是不是我太笨了?”在刚开学的日子里,在你的脑海里是否常常飘过这些念头?其实,几乎所有的大一新生都会经历“适应期焦虑”,这不是你的“问题”,而是每个人进入新环境的正常反应。

微信图片_20250922152441_161_154.jpg

就像植物移栽需要时间扎根,你从熟悉的家乡、习惯的高中模式,切换到完全陌生的大学节奏,也需要“缓冲时间”。可能是3天,可能是1个月,甚至更久。你不用和别人比拼速度,或许自己慢慢摸索,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二、“小妙招”,化解大难题

1.“陌生感”变成“归属感”

刚到宿舍时,看着空荡荡的书桌,面对不熟悉的作息习惯,是不是觉得“这不是我的地方”?或许你可以试试这样做:

打造“小角落”:带一张家里的照片贴在书桌旁,放一个喜欢的玩偶或绿植,用熟悉的小物件给宿舍添加一点“家的味道”。

做“校园探索家”:每天绕着校园走一段路,找到好吃的食堂窗口、最安静的自习角落、能看到日落的操场,当你知道“哪里能买到热乎的早餐”“哪里能安静的打电话”,对校园的陌生感就会悄悄地减少。

记录“小确幸”:每天睡前花2分钟,在手机备忘录里写一件当天的开心事,比如“今天食堂阿姨多给了我一勺菜”“图书馆管理员帮我找到了书”,这些小事会慢慢提高你对新环境的好感度。

学习中,别被“别人的进度”吓住:先花1-2周时间,摸清课程难度和自己的接受度,比如“这门课需要课前预习”“那门课笔记要记得详细”,再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其实,你需要的不是“和别人一样忙”,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

主动“找帮手”:听不懂的内容,别不好意思问,可以课后追着老师请教,也可以找同班同学组队“复盘”课程重点,甚至加入学校的“学习互助小组”,大家一起进步,比独自焦虑更有效。

如果某天你觉得压力太大、情绪低落,别独自扛着:可以去找辅导员聊聊,他们很熟悉新生的困扰;也可以去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那里的老师会耐心听你说话,为你解答;甚至可以找家里人哭一场,他们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微信图片_20250922152441_162_154.png

亲爱的大一新生,你不需要一开始就“完美适应”,也不需要强迫自己“快速成长”。慢慢走,认真地感受每一次小小的进步,第一次独立完成作业,第一次和同学约着看电影,第一次在校园里找到喜欢的角落……这些细碎的瞬间,都会让你慢慢爱上大学生活,慢慢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愿你在大一的时光里,既能接住偶尔的焦虑,也能收获满满的惊喜,在新的天地里,慢慢发光。

(信息工程学院 2025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