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与瓯海妇联联合推出“e米看世界”儿童友好实践项目
作者:信息工程学院 来源: 时间:2021-12-20 浏览:
在高楼耸立的城市里,
儿童们的使用空间不断地被压缩甚至被忽略。
这时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计划
如一缕阳光温暖了城市中的儿童。
“e”米看世界
城市实施的政策仅仅只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的一小部分,这更多的在于我们每个人对儿童的关心爱护,现如今全国各地都重视起了儿童友好建设,一间间母婴室的建立,一个个儿童娱乐休息区的建立,无一不使得中国的人文关怀大步向前走。
为响应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温州市瓯海区妇女联合会与我院e米阳光志愿者服务中心将推出“e”米看世界志愿服务项目。“e”米看世界有着三层不同的含义:
1.“e”米谐音同“一”米,意味着我们推出的活动主要参与对象是1-18岁的儿童,我们将从他们的视角来观察思考这个世界;
2.“e”象征着互联网,我们将带领着孩子们在互联网中了解多彩的世界;
3.“e”同“益”,我们的工作人员们将从他们擅长的各种领域,以一种公益活动形势帮助引领孩子们了解学习掌握各种知识以及体验生活中的乐趣。
何为儿童友好城市
儿童友好城市包括四个核心要义,即面向儿童的友好政策、友好人文、友好服务和友好环境。保障儿童的健康、教育、福利和安全,促进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权利的实现。
早在自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提出构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38个国家,3000多个城市和社区积极响应,形成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的儿童友好型城市在深圳率先系统性起步,从一个概念变成全城共识和集体行动,进而带动全国多个城市向着同一目标进发,并为全球城市治理积累下宝贵经验。
一米高度看城市
今年,温州将“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写入城市的建设与管理,制定并出台了我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实施意见》,通过政策友好、服务友好、权利友好、空间友好、产业友好和环境友好等六大施政体系,将“儿童友好城市”从一个概念变成全城的共识和行动。他们从小处着手,为孩子们加设爱心加高垫,创设儿童步行巴士线路,他们从全局远观,成立儿童友好电视台,让儿童活动回归公益。市还成立了首届儿童议事会。20名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应聘成为“议事员”,他们现场分享了对温州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议让温州更加温暖,更具有包容性,更具韧性。
全国共创新征程
深圳;深圳试点建立了首个儿童友好街区——福田区园岭街道。在这里小朋友们可以释放内心对自然的渴望,可以与五彩斑斓的世界拥抱。
长沙:明确提出将儿童权利作为城市发展核心要素纳入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成都:成都市妇联依托儿童之家示范项目建设启动了儿童友好社区试点工作,推动儿童政策友好、文化友好等在社区落实落细,为儿童友好社区实践提供试点经验。
“e米看世界”活动今天就要启航,
欢迎大家继续解锁下一期的
“e”米看世界活动地图哦!
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