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工·党建】“忆峥嵘岁月 强使命担当”——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电商系教工党支部红色观影活动
作者:信息工程学院 来源: 时间:2022-03-09 浏览:
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激发广大党员教师的爱国热情,增强教师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向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致敬。3月8日下午,我院党委组织教师党员观看红色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吹响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角,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以南,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目的。影片《长津湖》记录了抗美援朝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长津湖战役,片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极寒严酷、缺衣少粮的环境下,舍生忘死、不畏险难,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坚守阵地,奋勇杀敌,扭转战场态势,保卫了尚在襁褓中的新中国。
观影结束后,大家被影片中坚定不移的信仰和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所感动,由衷敬佩中国人民志愿军钢铁般的意志,感谢他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现在的幸福生活。
通过观影活动,进一步激发教师党员爱党爱国的热情,凝聚了奋进前行的力量。广大教师党员表示,将继续学习和发扬抗美援朝精神,学院正值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关键时期,以要定目标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状态投入本职工作,保持初心、砥砺奋进,立足本职,建功立业,以更好地状态全面迎接即将来临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

观影感悟《长津湖之水门桥》
《长津湖.水门桥》电影中伍万里的那句“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让无数观众落泪。司令员问伍万里有什么要求?他只请求保留七连的建制。从司令员手中郑重地接过七连锦旗那一幕,展示了中国军人伟大的勇气和爱国的热血。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进的新时代,我们仍然要要铭记“英烈精神”,坚定理性信念,践行矢志不渝的“初心”,精忠报国的“忠心”,人民至上的“民心”。用实际行动传承“英烈精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新时代使命。我们作为教师更应努力工作,不畏艰难,努力服务学生,教书育人,回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计算机系教工党支部 张思扬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完美再现了当年我军抗美援朝的第一次战役中艰苦卓绝的斗争场面,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悲惨壮歌。看完后,非常震撼,作为一名教师党员,更要明白每个时代都有每代人的使命。
如今我们生活在国泰民安的和平年代,但永远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国是无数先烈用甘于奉献、无所畏惧的勇气,抛头颅、洒热血替我们打下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何其有幸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在祖国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勿忘过去、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在我们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当以吾辈之青春,护我盛世之中华。
计算机系教工党支部 林灵
《长津湖之水门桥》电影里,我们的战士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吃不饱穿不暖,他们凭的是保家卫国的决心,以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毅力,对敌人发起了反攻。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坚韧!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当下这个时代,要忆苦思甜,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电商系教工党支部 潘清眉
通过观看《长津湖之水门桥》电影,深刻领悟到党的伟大精神是共产党人留给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承载着党和人民对于那段救亡图存激情年代的共同缅怀,同时铸就了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历史记忆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基因。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做到传承和弘扬伟大精神,不畏困难,坚定信念,全心全意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好的信息化服务。
电商系教工党支部 朱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