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浩:别人敲代码,他“敲”努力,国考成功上岸!
作者:信息工程学院 来源: 时间:2025-06-11 浏览:
这位“代码青年”的轨迹里,藏着个人价值与社会担当的同频共振,当键盘敲击声化作服务民生的密钥,便成了指引方向的灯火,以知行合一为剑,可斩破前路迷雾。
在多元实践之中雕刻成长的底色
大学期间,他以扎实的专业学习筑牢发展根基,凭借优异的专业课程成绩荣获优秀学生奖学金。在学术实践中,他带领团队以“优青习”项目参赛,在“互联网+”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推动技术与创新服务结合。在学生工作方面,他用心组织团日活动,所在班级的团日活动多次获得表彰。在社区做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时,他始终保持细致耐心的态度,累计为社区群众解决问题超百件,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从技术青年迈向治理参与者的跃迁
在校园服务中践行责任担当,在党群服务中沉淀思辨智慧,在志愿服务中捕捉民生脉动,这些经历让他深刻领悟:计算机技术与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正是撬动社会进步的支点。怀揣这份热忱,他锚定政务信息化建设方向,矢志推动数字技术扎根便民服务、基层治理等场景,以代码为笔、科技为墨,书写利民惠民的时代答卷。
长辈扎根基层的故事,让“为人民服务”的种子早已在他心中萌芽。对他而言,公务员岗位是“用代码为民生服务赋能”的最佳平台,是践行社会责任的鲜活注脚。
科学规划协同心性修炼的双重奏
从大三下学期启动备考,他用 “三阶攻坚法” 撕开考公上岸之路:
行测精准打击:言语理解靠高频词汇培养题感,数量关系专攻基础题型,判断推理总结规律提速,资料分析用速算技巧冲满分。
申论材料为王:标记关键词筛选信息,大作文融合时政热点与技术视角——比如用数据可视化思维解析基层治理,让政策论述兼具高度与温度。
给学弟学妹的"备考立体攻略"不止于刷题的成长哲学
1、心态管理:拒绝内耗的 ”能量守恒”
规律作息 + 每周运动,用 ”睡前复盘” 替代盲目刷题,把压力转化为有序推进的动力。
2、资源整合:构建立体支持网络
线下用好图书馆、自习室,线上关注公考公众号、加入备考群,与考友共享资料、互相监督。
3、专业迁移:技术思维的跨界赋能
将编程逻辑融入行测判断推理,用数据思维剖析申论材料,每天通过“学习强国”积累时政,让专业知识与政务场景双向赋能。
4、时间管理:番茄工作法的颗粒度掌控
把每日学习拆分为25分钟专注单元,用量化小目标累积成效,拒绝“假努力”的自我感动。
在他的成长坐标系中,镌刻着专业理想与时代使命的双向奔赴 ,让代码逻辑铸成躬身为民的基石,终化作引领来者的星火,用躬行实践为舟,能横渡沧海迷津。
信息工程学院
2025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