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一课

当前位置:信息工程学院 > 党建之窗 > 三会一课

【信工·党建】微党课·党的光辉历程

作者:信息工程学院  来源: 时间:2019-05-05 浏览:

2019年5月5日18:30,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微党课:“党的光辉历程”于2-217顺利召开。本次党课由学生党员黄茂林同志讲授。参与本次活动人员有信息工程学院的党员、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


1.png


课上,黄茂林同志为我们款款讲述了充满艰辛而又传奇的党的历程。



在1921年7月下旬,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也使我党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当艰辛的抗日战争结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以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和革命实践的发展,充实和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在武装斗争总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使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内战中不断发展壮大,经过3年多的英勇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我们党发展为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在建国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实践获得了巨大成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对20世纪60年代后政党外交思想所出现的偏差进行了及时的拨乱反正,提出“一切向前看”,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以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党际关系四项原则为基础,坚持原则,讲究策略,积极开展广泛、宽松、灵活、多样的政党外交,从而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新局面。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我党迅速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使政党外交非但没有停滞和萎缩,反而进入了一个更加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思想科学界定了政党外交的对象、地位和作用,从而使政党外交有了明确的定位,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

党的十六大以来,不断提高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为党的各项事业发展服务,从而使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念有了新的发展。我们相信,有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定能取得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