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向党 | 红“芯”教授博士进社区第三课——培育新质生产力,青年挺立时代潮头
作者:信息工程学院 来源: 时间:2024-05-09 浏览:
为全面推进“五融通、三高地”学科建设与科研高质量发展,深化学院与书院的紧密联系,充分挖掘书院社区的思政育人功能,信息工程学院结合专业特色,持续探索新时代党建引领下的基层工作有效路径,深化打造“一站式”书院社区体系,探索“党建+书院制育人”新模式。5月8日中午,信息工程学院红“芯”教授博士进社区第三课于思源楼红温报告厅顺利开展。本次党课由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高巍巍教授主讲,学院全体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学习本次党课。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这个背景下,新质生产力这个全新的概念正逐渐崭露头角,以其创新驱动、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为我们揭示了生产力发展的新方向,展现了人类智慧的无限可能。今天,高教授正以此为题,带领大家共同探索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意义,感受它给学生们所带来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首先,高教授向全体同学介绍了新质生产力的定义和内涵——新质生产力就是创新主导,超越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内涵包括技术创新、流程优化、生产效率提升、质量改进等方面,旨在实现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在AI大模型技术的应用广泛传播。这些模型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训练,能够捕捉到更多的细节和特征,从而在各种任务中表现出色。AI大模型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它代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也在各种领域中展现出惊人的应用潜力。
随后,高教授以数字经济的定义、发展状况以及新质生产力对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开展讲解。数字经济使基于数字计算技术的经济形态,实现数据驱动、网络协同、平台生态、智能决策。全球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数字经济增速居世界前列。新质生产力通过引入先进技术,提高数字经济领域的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价值。
最后,高教授从青年的角度出发,通过提问青年“面对新质生产力,当代青年该怎么做?”引发在座党员的热烈讨论,青年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党员马钻说:“从五四运动时期发扬科学精神,到1956年中共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再到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一系列著名论断看,百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科学救国、科教兴国到科技强国的历程,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挺立时代潮头,为科技创新注入青年力量,展现青春作为、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高教授向在场的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强调,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对于青年人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当代青年应怀揣梦想,争做新时代逐梦者,积极发挥生产力创新主体优势,成为思想活跃的创新者,厚植家国情怀,争做强国有我的担当者,以“新质”青年的昂扬姿态,挺立新时代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