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向党 | 红烛先锋微党课——从0到1,芯创未来
作者:信息工程学院 来源: 时间:2024-03-24 浏览:
2024年3月20日中午12:10,温州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于经世楼2-112开展了红烛先锋微党课活动。本次微党课由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陈佳丽主讲,课堂主题为《燃烧岁月,只为一颗跳动的中国“芯”——致敬黄令仪的科技报国情怀》,参加本次活动的有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员。
课堂伊始,陈佳丽同志为我们徐徐道来我国芯片之母黄令仪女士的生平事迹。黄令仪是位杰出的微电子领域专家,1958年毕业后,她进入清华大学深造,专攻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学成后,她返回华中工学院,不仅创建了半导体专业,还亲自讲授半导体器件与材料课程,并带领学生创建了国内首个半导体实验室。此后,她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参与了微型计算机和三极管等项目的研发,成为中国第一批半导体专业的领军女科学家。
1989年,黄令仪作为中国芯片领域地专家之一,受邀参加国际芯片展览会,偌大的会场上,没有找到一家中国企业,她痛心地在日记中写道:“琳琅满目非国货,泪眼涟涟”!为此,她下定决心让中国的芯片技术逐渐腾飞,不再受制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她说:“我这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
陈佳丽同志慷慨激昂地诉说着在那个被西方国家封锁高技术的时代中国科学家的艰辛。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艰辛探索中,以黄令仪为代表的芯片人,用青春与汗水一路披荆斩棘,打造出中国人自己的芯片,让我国摆脱无芯可用的局面。正如古人云:“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这种逆境中,中方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正是先辈们坚守于挫折之下,才能让中国“芯”崛起于不屈之中。
如今,我国很多制造已经实现了“从0到1”,这条曲折艰难的道路,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学家的风骨和决心,更让我们看到了作为新时代青年人身上的使命与责任,作为与“中国芯”共同成长的一代“芯青年”,我们更应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完成中国芯片从追随到超越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