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一课

当前位置:信息工程学院 > 党建之窗 > 三会一课

【信工·红芯】红色观影“缅怀先烈学精神,重温经典谋新篇”

作者:信息工程学院  来源: 时间:2022-11-07 浏览: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号召,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铭记党史不忘志、立足本职践使命的初心,温州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于2022年11月6日,在经世楼114开展了红色观影活动,本次观看的影片是经典红色电影《八佰》参加本次活动的有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

1.png

影片主要讲述了在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天堂与地狱只隔一条河,阵地与坟墓同在一座桥,壮士与伶人只差一层皮,怂包与英雄同扛一面旗。南岸有不恨国亡的商女,北岸是壮士许国的男儿,那边有粉墨登场的关羽,这边是七进七出的赵云。四百壮士用血肉唤四万万民众觉醒,五十三米河岸当幕布为租界万国表演。硝烟后,白马尚在,旗帜未倒,英雄不老。

影片的最后,屏幕上叠化出现了无数人的手,这极具感染力的一幕,将悲怆的民族情绪以及对历史的观照以及对人性和生命的思辨,透过大银幕展现了每一位同学。

《八佰》具有诗一样的影像风格,讲述了一群小人物通过自我救赎和牺牲,为民族赢得了自信的尊严的故事,他们是黑夜里闪耀出的最亮的光,令人充满敬意。

《八佰》给我们展现的不仅仅是一场战斗,更是一种精神--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