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告

当前位置:信息工程学院 > 教师公告

我院在线教学优秀案例-匡芳君老师的《数据库原理与设计》在线教学

作者:信息工程学院  来源: 时间:2020-04-16 浏览:

《数据库原理与设计》在线教学优秀案例

——基于“MOOC+直播讨论”线上混合式教学

一、 授课教师简介

匡芳君,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数据库项目课程组负责人,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温州市数字经济特色专业负责人。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20多年,近年来主讲课程包括: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Python数据分析与展示等,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与智能优化、软件开发、大数据分析、生物信息学等。主持和参与10多项各级教学改革、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持完成省级课题6项,厅级课题6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多项;主编应用型教材5部;出版专著1部;指导学生多次获各级竞赛奖项;多次获校级教学技能竞赛奖、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和先进个人以及“诺奖马斯金”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二、课程和学情分析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设计

授课对象18计本1班学生

课程特点:

《数据库原理与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在大二第二学期开设,课程64学时,4个学分,也是一门强调传授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并重的专业核心课程。作为数据库项目课程的第一阶段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数据库分析与设计能力、数据库管理能力。在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培养岗位所需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职业素质。本课程主要讲授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基本概念、SQL Server 2016概述、 Transact-SQL语言基础、数据库及其管理、数据表与表数据、数据查询、视图及其应用等。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熟悉对数据库常规操作,具备在实际工程中管理、维护数据库的理论和实战技能。

本课程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教学设计在宏观上采用“项目驱动”,在微观上采用“问题牵引”、“多重循环”教学方法。将案例项目的实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数据库应用系统分解为独立的任务单元,在逐个完成各个任务单元的过程中,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完成应用系统的开发。本课程教学考核体现多元评价要求,突出教学过程考核、阶段目标考核和课程综合考核。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表现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强调过程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

 

学情分析:

1.授课班级为18计本1班学生,本班学生是国际班,其雅思任务重,学生课余时间相对少,进行本课程课外学习的时间也相对较少,部分学生计算机编程语言相对薄弱,但班级整体学习氛围不错,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较高;

2.本课程采用“教、学、做”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要求学生边学边做,重点在于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熟练掌握数据库设计和基本操作方法;

3.在线教学的难点是如何保障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特别是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将学生分成2-3人一组,以便学生互帮互助,相互督促。

三、教学活动组织过程

线上教学,平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学方法。如何将学生吸引到虚拟课堂,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是线上教学设计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同时,为了更好地做到线上教学的实质等效,通过自建的线上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MOOC教学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不同教学方式的优势,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采取“线上MOOC+直播讨论+微信课程群”的混合式教学,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线上MOOC”是学生通过省在线开放平台MOOC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教师通过平台统计分析模块以及讨论区、作业、测验等及时查看和督促学生的线上学习进度。“线上视频讨论”教学部分采用“ZOOM视频会议”在线直播方式,教师在课上不是讲授所有内容,而是针对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对重难点进行串讲和讨论。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等方式,也能感受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一)依托平台和工具

1、浙江省在线开放课程MOOC平台(用于自主学习)

 

2、ZOOM视频会议(用于串讲重难点和实训讨论等)

 

 

3.微信群(用于平时和随堂及时答疑)

        

(二)教学过程与具体做法

1、在线混合式教学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我们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混合式教学设计方案,具体教学设计思维导图如下图所示。在教学中课程学习主要包括:“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两个环节。自主学习涉及课前、课中和课后多个不同的学习环节。课前老师发布学习任务和指南,学生自主学习。集中学习主要涉及课中。另外课中还会融合一些疫情防控中的典范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

 

1 “线上混合式”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2、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

上课时引导学生进入MOOC,自主完成1段视频学习和小测验,大概20分钟左右,然后进入直播课堂集中学习,并随堂练习检验在线自主学习效果,针对随堂练习情况以及上一次讨论区或答疑区集中关注的问题,进行关键问题讲解;课后布置实训等。具体做法:

1)课前准备

1)课前准备完备的MOOC资源,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理解和巩固等,如图2-3所示。

 

2 课程章节目录

 

3 课程资源情况

2)课前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前每一次课都准备教学设计,让学生明确本次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务等,如图4所示。

 

4 每堂课的教学设计

3)课前还精心准备了需要学生参与的详细代码文件,在文件中给学生挖坑、结合问题讲解重难点;课堂上让学生参与讨论,真正理解和明白重难点知识,如图5所示。

 

5需要学生随时参与的代码文件

2)课前——MOOC平台学习

课前教师发布资料和学习指导;学生MOOC自主学习、测验和自我检查,并作好笔记。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在讨论区进行提问或微信群里讨论和反馈。老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成绩,以及学习进度和作业完成情况。此外,学生完成MOOC平台学习任务可依照自己的学习习惯灵活掌握自主学习的时间,在直播讨论课之前完成MOOC线上学习任务即可。考虑到学生要上各类网课,为了不给学生加负,学生自愿使用平台视频进行课程预习和复习补课,不做强制规定,但学生第一次观看视频时不能进行进度条的拖动。学生学习情况如图6-8所示。

 

7课程发布

 

7 学生整体学习情况

 

8 学生个人学习进度与记录情况

3)课中——直播讨论+重难点串讲

课中教师结合上次课的课外实训评阅情况以及本次课的重难点,利用ZOOM视频会议直播讲解,并组织讨论;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点的测试,并参与讨论,如图9所示。

 

9 视频直播演示与思考

为了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师生互动,直播讨论和实训时,主要采用以下方式:1)直播讨论中老师启迪思维式指出学生问题导入;2)采用“一问一答”式,即教师提出某一问题任务,学生给出此问题的解决方案;3)任务分解式,分解任务描述为多个子任务,然后演示任务1,学习举一反三进行解决其他任务;4)让学生对某一任务进行讲解和分析,过程中进行启发其思维,最后教师总结。学生课中讨论回复情况如图10所示。

 

11 学生课中讨论回复

4)课后——实训、复习与反思

利用MOOC平台和微信群在线答疑,学生完成实训和讨论区问题。老师分析测验和作业结果、反思、改进。对测验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私聊,了解学生具体学习困难,给出学习建议并持续关注。同时及时私聊提醒个别同学完成和及时查看相关内容。有时还会晚上11、12点给学生课外答疑。另外有时为了让学生多作实训练习,作业批改起来还得花很时间,作业有问题还得给学生回复。其实利用平台回复作业有个好处就是学生能及时看到自己作业错在哪里,相当于1对1指导。只是评阅作业时老师要花很多时间。老师课后根据班级学生讨论区问题回答、学习进度以及作业评阅情况进行教学反思,下次要进行改正的地方,有时会用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如图11-13所示。

 

11 平台相关知识讨论 

 

12 课后实训评阅时发现问题提出的讨论

  

13 课外答疑

四、学习评价的设计

根据省开放课程平台上的统计数据,在微信群或直播时进行通报视频学习进度和作业完成情况,实时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和作业完成情况,对于学习进度比较慢的学生及时沟通,了解原因,并给予指导。目前学生的学习情况良好,绝大部分同学能自觉完成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但有个别同学要督促、提醒和主动指导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如图14-15所示。

 

14 学生学习情况统计

 

15 学生成绩统计

五、教学总结与反思

在线教学对教师的挑战性较大,事实上,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我们的目标都是要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和反思在线教学中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和具体做法。

1、如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1)通过随堂提问、讨论等来检验学习效果;

2)另外在讨论区、作业、测验以及实训进行检验;

3)有些有一定创新性的实训内容,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一组2-3人,前一次课布置实验任务,然后学生在线下完成,并要求小组展开讨论找资料完成,根据贡献值由小组长打分。在下次课上随机选取2-3个小组,由小组推荐一人在线共享屏幕讲解完成的实验,包括设计调用和使用等。然后再总结并讲解相关内容。

4)另外有些内容采用现场编写,调试,随机点名共享屏幕检查结果。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是不错的。

2、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

1)预设问题利用ZOOM视频随机点名发言,实时进行点评和补充讲解;

2)即兴提出问题 让学生在平台“讨论区”回答,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增加师生互动;

3)全体学生课堂练习让学生在教学代码文件中作答,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3、随时进行学情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1)利用在线教学平台的“统计分析”等功能,获得学生在线学习数据

2)分析学生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到课率等,找学生学习薄弱环节,给予精准指导

3)围绕某个问题或者某个实训任务,开展线上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