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工-新闻】返校复学—信工师生,暖心护航
作者:信息工程学院办公室/文 信息工程学院办公室/图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时间:2020-05-14 浏览:
5月12日,本院学生陆续返校,为确保学生平安返校,打造平安、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白宝钢院长、周文俊书记、姜良副书记和各个辅导员带领志愿者们积极展开各项工作。
除了组织和带领志愿者们,周文俊书记、张思扬等老师们还尽其所能地去帮助同学平安返校,自愿用自己的私家车去接送同学,保证夜晚抵达温州的同学也能顺利到校。老师们闻令而动,不问晨昏,在饭点、在午夜,他们好像不知疲倦,永远以不竭的热情、温暖的笑容,迎接从全国各地返温的同学们,他们等着跨越山河,风尘仆仆归来的你,只要平安回来,不论早晚,欢迎回家。
老师们身体力行,穿上了红马甲与志愿者们一起在食堂门口检查体温
学生志愿者在行动
校园门口,学校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提前多点位分工,配合默契地开展志愿服务。一次次核对学生健康信息;一次次核对学生返校行程;一次次叮嘱返校注意事项。他们认真仔细地维持道路交通秩序、搬运行李,引导学生,扫健康码,测量体温,全力确保学生开学复课安全有序。
志愿者们一丝不苟地帮助同学们,为确保行李能够准确送到学生的手中,志愿者们还细心地给各个行李贴上了包裹防丢卡。尽管天气炎热,每个志愿者还是争先恐后,利索地码行李,推车子。他们向同学传递着学校的关怀,也传递着自己的温暖。
即使汗水浸湿了衣衫,也许早已口舌发干,他们依然不愿停下奔忙的脚步......一声声关切的问候,一次次暖心的帮助,让返校学子体会到如家般的温暖,也让参与其中的志愿者们收获颇丰。
志愿者感想
“疫情当头,防控就是命令,原定的返校日期延迟了三个月,当接到返校志愿者任务的那一刻,我无比兴奋。今天是同学们正式返校的第一天,看着同学们提车大包小包的行李返回学校,当我们把一袋袋行李搬进校园,小推车在报到点和校门口之间往返,一张张笑脸浮现在同学们的脸上,我们身体上的疲劳早已忘记,这就是志愿者的精神。
——19计算机本3 金杰凯
“校门口车马喧嚣,作为志愿者的我主要职责是引导和搬运行李,家长们眼中充满焦虑,对孩子们不停地叮嘱,同学们看着山一样高的行李,也是十分无奈。我们的出现似乎让这焦虑减轻了不少。受过训练的我们轻车熟路,引领着同学们有序前往报道点,帮忙运送行李,来来回回,一趟接一趟,一位接一位,让家长安心,让同学们放心,是我们的责任。”
——18电气本1班 吴俨格
伴随着炎热的天气,身为一名志愿者的热情并没有降低反而像太阳一样炽热。这次的志愿者活动与其他志愿者活动不同,这次的活动是因疫情而起,我也因疫情多了一份责任与爱心,责任是对回校的每一位同学负责,认真的测量体温以及引导同学们按流程入校是这次最大的也是最最重要的事情,每一位志愿者都是这次很重要的一部分,每一个环节都是需要认真对待才能使志愿者活动顺利完成,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当我站在校门口等待回校的学子们的时候内心都是高兴的,因为很高兴可以去为他们提供帮助,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得到的不仅仅是学子家长脸上微笑,而是他们的心安,就好像看见自己的父母可以很放心自己进入一个负责任的学校一样,看见这样的服务就可以明白学校的负责和尽职。看到他们可以放心自己的子女入校就是我这次志愿者活动的动力。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家,为了整个温商而成为志愿者。
——19计本1班 唐志强
志愿者的活动转眼之间已经过去2天了。为了迎接同学们的返校,学校做足了准备工作,门口的返校码,量体温,物品消毒三道关卡。各学院也在各自的报告点做了充足的准备,各位志愿者各司其职,将迎新工作做的井井有条。门外的志愿者与把关的志愿者,报道点的志愿者通力合作,减轻了到校同学们的负担。我9号就已经抵达了学校,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我从到校那天的迎接志愿者到校到今天的活动结束,我每天都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回到寝室就累得动都不想动。老师们都觉得我很拼,很喜欢我,但他们都担心我太累了。而我觉得很充实,因为累到精疲力尽再回复到圆满状态的感觉真的是太好了。而且因为这两天的付出,我在假期间养起来膘都少了好多,与此同时,我还和各院的志愿者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期间有些小失误,但是都处理的还算完美。
——19计本1班 童琦
特殊时期安全、有序开学的背后离不开院领导和各个辅导员以及志愿者的辛苦努力和默默付出,他们用奉献和担当构筑起一道“红色”护学风景线。
虽然返校工作已经圆满结束,但志愿行动仍在进行。疫情当前,防护工作不容马虎,但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度过难关。
(信息工程学院2020年5月14日)